4/25《遠見華人 菁英論壇》川普關稅政策反覆,恐讓全球經濟下行

2025-04-25
《遠見華人 菁英論壇》

清明時節雨紛紛,今年更添一場全球股災,愈發教人心神不寧。

2025年4月2日,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全國進入經濟緊急狀態,對所有進口商品開徵10%普遍關稅,再對若干特定國家徵收「對等關稅」,稱為「解放日」(Liberation Day)。此舉引發全球市場劇烈震盪,部分國家如越南、台灣、日本選擇協商,有些國家如加拿大、墨西哥、中國,則決定強硬報復。4月9日後,川普雖宣布暫緩90天,卻對中國即刻加碼徵收超過100%的關稅,全球股市在一週內上沖下洗,刷新史上最大震盪紀錄。一夕間,自由貿易與全球化逆轉,彷彿時光倒流回19世紀。

美國強盛,奠定長期且深厚的制度信任

細數過往,美國的保護主義傳統由來已久。早在1828年,美國國會為保護北方各州工業調高歐洲商品進口關稅,遭到南方農業州強烈反彈(擔心歐洲報復性關稅影響棉花出口),被視為僅次於蓄奴議題的內戰導火線。

一戰期間,歐洲大陸百業凋零,美國大量出口農工產品支援盟國,但戰後歐洲恢復生產,美國卻陷入產能過剩的窘境,當時的胡佛政府再次走回保護與孤立的老路,1930年通過《斯穆特-霍利關稅法》,將平均關稅大幅拉高至60%,招致全球報復與經濟大蕭條,間接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戰。

繼任的羅斯福總統記取教訓,二戰後選擇走向開放,透過「馬歇爾計畫」與「多邊貿易協定」(GATT與WTO),重建歐洲與秩序,相信自由市場能激發創新、相信全球交流能帶來共榮、相信眾志成城能締造繁華昇平。時至今日,相信你、我都對近代文明的昌隆鼎盛不無貢獻。

以史為鑑,美國之所以能夠長期執世界牛耳,除了時空機運外,更關鍵的是從自由、開放、合作的貿易土壤中,所孕育出日漸茁壯、強大、進步的科技創新與企業活力,進而奠定長期且深厚的制度信任。a

而大幅提高關稅的本質,恰與上述關鍵背道而馳,以保護為由,行延遲競爭之實,反而抑制效率、扼殺突破;更令人憂心的是,白宮政策反覆帶來的不確定性,將摧毀企業投資意願與民眾信心,讓全球經濟下行風險近在呎尺。以創新為帆、以信任為舟、以合作為港

以創新為帆、以信任為舟、以合作為港

回首前塵,每一次科技飛躍,都受惠於自由貿易所帶來的深度信任與合作,像是20世紀中葉半導體興起依賴台、日供應鏈,到矽谷因亞裔工程師網絡而壯大,如今的AI則需要全球語料與數據流通。自由貿易與科技進步始終相輔相成,恰如其分扮演著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的雙螺旋。

筆者淺見,真正的「解放」,不在於對抗與封鎖,而在於如何以創新為帆、以信任為舟、以合作為港,才能重新定義我們未來的前進方向。

回到上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