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/27《遠見華人菁英論壇》ESG斜槓人才、永續師資在哪?淨零碳排應及早開始布局

2022-04-27
《遠見華人》/菁英論壇

「國家發展委員會」上個月率領相關部會,公布「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與策略」,提出五大路徑規劃——建築、運輸、工業、電力、負碳技術,及四大轉型策略——能源、產業、生活與社會轉型,再加上兩大治理基礎——科技研發、氣候法治。

預計在2030年前編列9000億執行預算,讓台灣的淨零排放積極與國際接軌,為下一代留下一個更好的台灣。 

看起來面面俱到、企圖心十足,也相當吻合企業界目前正如火如荼的ESG趨勢,但似乎還少了一些關鍵元素,不知道聰明的讀者發現了沒?這幾乎橫跨文明社會所有面向的國家級旗艦計畫,需要多少斜槓人才?

 

摸索ESG的永續之路

筆者所服務的公司很早就投入ESG(環境-社會-治理)領域(之前稱為CSR-企業社會責任),深知相關人才培育不易,絕大多數同仁都是做中學,慢慢摸索出一條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永續之路。
走著走著不時會冒出意外驚喜,例如我們同仁曾在2015年試圖計算碳足跡,遍尋國內、外相關文件後發現沒有類似標準,於是向環保署提議,合作建立全球第一份「不動產經營服務業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」,提供給世界各地同業一個計算碳足跡的參考依據。

企業永續人才的養成至少以五年為單位起跳,因為極少人具有相關背景,一切只能從零開始,又必須隨時吸收新知,才能即時與國際接軌,所以在ESG浪潮風起雲湧的當下,相信不少企業都感受到需才孔急的沉重壓力。

 

半導體學院與國家金融學院關注度更高

 但相較於近期,各頂尖大學陸續大張旗鼓開設的半導體學院與國家金融學院,永續人才受到的關注似乎遠不如其他領域。

也許是因為「永續」(或CSRESG)屬於新興學門,自1999年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科菲.安南(Kofi Annan)倡議CSR以來,至今不過20來年的時間,尚未出現自成一家之言的學術泰斗。

又或許是因為「永續」橫跨的學術尺度太大、變化的速度又太快,僅憑單一學門資源難以支持,需要透過跨領域平台整合才能一窺其堂奧。

簡言之,政府投入2050淨零路徑與策略的雄心壯志值得肯定,也欣見愈來愈多志同道合者一起加入實踐ESG的永續行列;但仍不免老生常談地多說一句——人才,是成功的不變關鍵,「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」。

主事者宜及早與高教攜手系統性培育永續師資與人才,才有機會真正實踐淨零目標,成就理想中的永續台灣。

回到上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