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/22《經濟日報》E‧S‧G

2020-10-22
《經濟日報》/ 名家觀點

北半球秋分已過,一夜涼一夜,新冠肺炎疫情迭有再起之勢,世界各國不僅快馬加鞭、火速研發疫苗,更考慮重啟早先一度放寬的封城政策(台灣除外),這2020就在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不遠遊、在家工作(WFH)、保持社交距離中,走到了最後一季。

也因為COVID-19突如其來的大爆發,讓台灣近年來逐漸發酵的ESG(環境-Environment、社會-Social、公司治理-Governance)趨勢,頓時搭載上強大的火箭推進器,高速發展何止一日千里。最顯著的部分是S,社會層次的議題向來在ESG領域中較為弱勢,因為相對於環境與公司治理來說,無法透過數據來量化評估,也很難確認進展情況及如何改善。

不過,隨著全球紛紛進入封鎖狀態,WFH的趨勢蔚然成形,迫使企業不得不高度重視員工及其眷屬,甚至在地社區的健康與福利議題,短短半年多期間,台灣企業對於社會議題的關注程度算是有長足的大躍進。

值此同時,對E的追求也沒有停下腳步,自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興起的「投資救地球」浪潮,在跨國企業競相響應的行動之下,如微軟承諾要負減排、谷歌宣布在2030年前達成零碳排、貝萊德發表給CEO們的公開信中強調:「氣候危機將是企業能否長遠發展的『關鍵因素』」、今年5月底舉行的「世界經濟論壇」(WEF),更將氣候危機列為首要討論議題,台灣業者自然也迫切感受到急起直追的沉重壓力,不少重量級的製造業公司正加速打造自己的ESG光環。

2020最值得書寫的部分,是來自於政府部門的全力助攻。包括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》通過即將屆滿五年,終於在今年傳出將比照歐盟作法實施碳交易制度,設置碳排總量管制,分配各企業排放額度,實際碳排超過額度者可向碳排有餘裕者購買碳權,藉以刺激企業積極減碳。

還有,可以有效協助企業提升S與E實踐效率的G。金管會最近宣布的「公司治理3.0藍圖-永續發展藍圖」,明白揭示政府對於推動永續發展的強烈決心,具體作法例如:獨立董事人數不得少於三分之一、獨董任期不得超過三屆、擴大公司治理長設置,及擴大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(CSR Report)適用對象至資本額50億元以下、2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企業等。

而筆者所服務的公司則早在2011年就開始發布CSR Report2013年增聘獨董人數超過二分之一、2015年確立獨董任期限制,並於去年增聘第一位女性獨董,也因此連續六年名列證交所公司治理評鑑前5%的績優排行榜。

影響所及,身為市場資金引水人的金融業,也陸續推出ESG相關金融商品,從最早的富邦公司治理100ETF、元大台灣ESG永續ETF、柏瑞ESG量化債券基金,到今年最新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,在在都成為拉動台灣ESG趨勢大步向前的高速引擎。

根據世界最大環保組織「世界自然基金會」(WWF),與倫敦動物學會合作的最新報告指出:從1970年起的不到50年中,全球各地物種數量平均減少了68%;地球因為人類的超載使用,正進入「第六次大滅絕」,這一次COVID-19疫情就是最好的警訊。

眼下,面臨著未知病毒的變幻莫測,我們唯一能確定的就是「不確定」。未來,能夠否極泰來?還是每況愈下?取決於我們所有人在ESG上的共同努力。

(作者為信義房屋創辦人)

回到上方